一、《易經》名字簡釋: 易的釋義:基本有四種,1、金烏,大日,生命;2、變易、變化;3、簡易,化簡為易;4、日月為易. 經的釋義,也為三個:1、通“徑”字,路徑;2、經典;3、方法. 綜合起來,易經就是指導如何提高生命能量,教導人們為人處世及適應生活的書.它涉及三項內容:修行學、哲學、占卜學.因此,它成為道教、儒教、陰陽術數的經典,三教在各自領域內對其有不同理解和應用. 是古代人對太陽月亮的運動規律總結之經驗. 二、《易經》的產生和發展變化: 歷史傳說中,有伏羲畫八卦、周文王作周易(所以《易經》又被成為《周易》)、孔子修易等,神話傳說中又有連山易祖作易、九天玄女傳易等.因其年代久遠,道、儒、術三教理解有不足,至今關于易如何產生及發展說法不一.從繼承較好的道教及術數派來看,基本有天書神授之意. 綜合一下,易經是遠古眾多圣人(或神人)根據大自然(或天道、生命)的發展變化規律經過很長的年代創作并不斷修改而成的.其中,經上古圣人(或連山易祖、九天玄女)某一時期集大成,作成《連山古易》.圣人之后世,因時又作《歸象易》又經過很長年代,圣人大自然(天道、社會的發展)變化,重修易經,作成《歸藏易》傳于伏羲.歸藏易偏重于個人修行及人類發展的問題.到周文王時,自然及社會環境又變,圣人修易傳于文王,而名周易(周義為周朝,圓周,周轉回歸),傳至現世.到孔子時,其所增修易偏重于義理(哲學).連山、歸象、歸藏無傳. 三大原則: 1.簡易:萬事萬物都是非常簡單的,大道至簡,像我們的治國方針, 的“”,江的“”,的“八榮八恥”等,一個詞語就包括了許多的意思,治國方針都如此,更何況我們身邊的小事情呢,當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就向簡單的一方面考慮,不能想太多,越想越復雜. 2.變易:萬事萬物都是隨時變化的,沒有不變的人,事,物,今天晴空萬里,說不定明天就傾盆大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成功不要得意忘形,失敗也不要垂頭喪氣. 所以說易經從不講,從不宣傳迷信思想,人的命運是自己創造的,你的命運也是隨時變化的,就看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卜卦算命看風水只是易經的一個小分支而已,如果要學卜卦算命,我一天可以教會你,如果學習看風水,我兩個小時就可以教會你,但是易經是哲學,里面包含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讀通易經就可以駕馭鬼神,想讀懂易經里面的哲理一輩子是不夠的 3.不易:萬事萬物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像四時交替,花開花落,地球永遠繞太陽轉,月球永遠繞地球轉,宇宙都如此,更何況我們只是宇宙中的飄渺一粟呢,我們人也是有規律的,人是有命運的,但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因為變易講萬事萬物都是隨時變化的.這兩點毫不矛盾. 五大技術: 1.全息對應論:萬事萬物都是相互對應的,沒有單獨存在的道理,一件事情的發生,往往預示著另一件事情也會發生 ,就像食物鏈與食物網一樣,人,事,物,都是相互關聯的,一個人改變了,必會影響與其相關聯的所有事物,一件事情改變了,必將影響與其相關的所有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全息網絡中 2.五行生克制化論:萬事萬物都可以歸類到五類元素:既:金木水火土,一物生一物,一物克一物,沒有最強者,也沒有最弱者.事物在相生相克中才能得到發展,我們人也分為五種人,相生規律是:水木火土金水,相克規律是:金木土水火金,從此可以看出只有相對最強與最弱,沒有絕對最強與最弱. 3.陰陽論:萬事萬物都分陰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純陽純陰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大慈善家也有見不得人的一方面,十惡不赦的罪人也是有良心的,陽久必陰,陰久必陽,陰陽是互相轉化的 ,一個人的成就到達最高峰時必將走向衰弱,一個人失敗到極點時,也是成功開始的時候,萬事不能做的太絕,太絕對了容易出問題,要窮寇莫追,要網開一面. 4.時空論:萬事萬物的變化都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變化,時間或空間變了,事物也會隨著變化 ,做事情不可冒進,也不可畏縮不前,不僅要逢時,還要逢位. 杰克韋爾奇是世界管理大師,讓他來管理的企業,他也許或成為一個大笨蛋,因為空間變了,你在這個工作崗位不順心,你可以換一個工作崗位,因為空間變了,人也會變化的,今年你非常倒霉,喝涼水都塞牙,說不定明年你就大展宏圖,商場得利,官場得權,情場走桃花運,因為時間變了,人也會隨著變化. 5.因果報應論:今世的果由前世做的因來決定,今世做的因決定了來生得到的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三世因果經講: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 今生作者是,的思想就是出于易經的思想之一,所以說易經是萬經之首,老子的道德經,孔子的論語,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還有我們現在用的很多詞匯都是出自于易經的,既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什么有些人作惡太多非但得不到報應,還活的好好的,為什么有些人做的善事很多,非但得不到獎賞,卻厄運連連呢,以下我引自劉玉勝的“分文萬金都是她”中的一段話來說明:因果循環報應規律有三種形式:《涅盤經》講:“業有三報,一現報,現作善惡之報,現受苦樂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今生報,或今生作業來生報;三速報,眼前作業,目下受報.”我們明白了業有三報的道理,不僅知道干壞事作惡之人,終有報應,而且能真正作到多行善積德不干壞事的而終得福報的結果.滿意請采納.
展開剩余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