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退休年齡是指法律所規定的職工在一定的年齡之后不應當繼續從事工作,而應該辭職的年齡。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干部、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50周歲。對于從事井下、高溫等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規定退休年齡是男職工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致殘,規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年滿50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
如果你是工人身份,且是女性,根據國家有關政策,2023年滿50周歲就可以退休。
職工退休年齡是指法律所規定的職工在一定的年齡之后不應當繼續從事工作,而應該辭職的年齡。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干部、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50周歲。對于從事井下、高溫等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規定退休年齡是男職工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致殘,規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年滿50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
龍虎山一位隱居的老道士對我說:2023年閏二月,就是“一龍治水,十牛耕田”。老道士說的話,是天干地支方面的學問,那么這句話有什么含義呢?
2023為何是閏二月2023年閏二月,間隔十多年才出現,農歷的歷法中出現兩個二月,那么多出來的就是閏二月。以歷法來算,月亮繞地球轉動一周,并不是整數30天,只有29.5306,存在偏差,一年下來只有354.3672天。
而地球繞太陽一周是365.2422天,公歷與農歷相差約11天,為了補齊天數,于是采取“置閏”的方法,讓月份和四季變化盡量保持一致。
《書·堯典》就在類似記載:“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笨讉鳎骸耙粴q有馀十二日,未盈三歲足得一月,則置閏焉?!庇纱丝梢?,古人發現公歷余十二日,通過做閏,把余下的天數累計閏月。
根據以往歷法,閏月排在哪個月,就叫“閏X月”,方便好記。
以二月為例,閏年要比平年多一天,即365天,如果是閏年,把多的一天加在二月,這個月就有29天。
那么問題來了,閏月是怎么定義的?難道每年都有閏月?2023年為何會是閏二月呢?
閏月是用來補齊望朔月的天數,并不是每年都有,按現行農歷置閏規律來看,閏月并不固定,每3~5年加一個閏月,總體算下來,大概是19年有7個閏月,才能協調誤差。
置閏月的法則,與陽歷回歸年的二十四節氣有關。眾所周知,一年分為四季,三個月為一季,一個月又有兩個節氣?!肮潯痹谇?,“氣”在后,而月中被稱為“中氣”,反映這個月的氣候。
《漢書·律歷表》中記載:“朔不不得中,謂之閏月”,意思如果朔望月中沒有中氣,這一年必然要置閏。
回歸年中有24個節氣,朔望月為29.5306日,而節氣與節氣、或中氣與中氣之間又有30.4368日,整整相差一天,長此以往就會出現中氣趕不上節氣,沒有中氣的那個月就會定為閏月。
以2023年為例,農歷有13個月,而二月之后“清明”節氣之后的“中氣”,由于差異天數的累積,落到下個月去了,當月沒有“中氣”,2023年就將閏月定為閏二月。
通俗來講,本年要不要置閏,那就要看農歷月份是否為12個月,從正月初一算起,到次年正月初一,如果是13個月,這一年就要置閏月抵消時差。
由此可見,2023將二月置為閏月,與干支歷中的二十四節氣有關,表面上多一個月,實際上是3~5年欠下的,用置閏二月補齊。
“一龍治水”的意思2023年是癸卯年,用干支紀年法得出的順序,60年為一個周期進行循環,民間稱為“花甲子”。
十大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搭配排列組合,再與十二生肖產生對應,也可以用生肖來紀年。
不管怎么排列組合,60年的周期中,會有五個相同的地支,也就是生肖相同,但搭配的天干卻不一樣。好比卯兔,有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即使生肖相同,通過五行方位,又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
丁屬火、己屬土、辛屬金、癸屬水、乙屬木,而2023年是癸卯年,癸主水,卯即兔,2023年也有水兔年的說法。
天干中的“癸”為水,北方壬癸水,意為雨露之水,納音金箔金,雖有金的特性,但只是表面覆蓋了稀薄的一層,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從而氣散揮發。
古書《滴天髓》中就有“癸水”的記載:“癸水至弱,達于天津。得龍而運,功化斯神。不愁火土,不論庚辛。合戊化火,化象斯真?!?/p>
癸水雖然是水中精華,哪怕天干中有箔金依靠,但遇火則熔,容易與戊土結合,后化火消失殆盡。
所以癸水在水氣環境中才能依附,不懼怕壬水,預示著這一年雨水充沛。再加上2023年正月的辰日正好在初一,“一龍治水”也就應運而生。
至于是幾龍治水,完全根據辰日排在哪一天為準,比如說辰日在正月初五,就叫“五龍治水”,辰日在正月初六,就叫“六龍治水”,以此類推。
民間傳說,龍掌管著降雨量,但并不是龍數越多就越好,龍數多了,相互之間推諉,誰都不服誰,就好比廟里三個和尚,落得無水喝的地步。
龍數越多,反而適得其反,該下雨的地方不下,容易出現干旱。
“十牛耕田”的意思“十牛耕田”是怎么來的呢?2023年大年初一是庚辰,初二是辛巳,再往后數分別是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其中地支中的“辰”屬龍,“丑”屬牛,而日歷中的一個丑日在初十,就有了“一龍治水”和“十牛耕田”。
2023年還是雙春年,一次立春的時間是在2023年陽歷2月4日,農歷正月十四,二次立春在2024年陽歷2月4日,陰歷臘月二十五。
按陽歷算,一個在2023年,一個在2024年,但二十四節氣大多以農歷來算,農歷都在2023年,所以2023也就有兩個立春。
雙春年有:“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的說法,明年首尾兩端都是立春,再加上“一龍治水”,雨水充沛,農作物在雨水的滋潤下茁壯成長。
農耕時代,牛在農事活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以食為天,為了搶農時保春耕,牛就成了農民的幫手,省下不少力,提高效率。
每到農忙時節,田野里就可以看到牛在耕地,一般來說,地里一頭牛就夠了,但有“十牛耕地”的景象,說明農民種地的積性提高,需要更多的牛參與春耕。
寫在后古人留下“一龍治水,十牛耕田”這句話,具有深刻意義,并一直流傳下來,不是不佩服古人的智慧。